本網訊(文/圖 廣娟、鄧玉潔、張啟國)與中國汽車產業同向共行,和地方經濟社會同頻共振。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12月28日上午,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建校50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學校大禮堂舉行。大會通過網絡直播與海內外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賓朋線上相聚,共襄盛舉,同慶華誕。大會在新華社、長江云、十堰日報,十堰晚報、十堰頭條、秦楚網等平臺同步直播,各大直播平臺觀看總人數近30萬。


校黨委書記張文學主持大會,校長王曉作《乘浩蕩東風昂揚奮進奏時代凱歌闊步前行》主題報告,與海內外師生校友、社會各界賓朋和全校師生共同回顧學校50年的輝煌辦學歷程,描繪建設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大學的宏偉藍圖。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郭躍進,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十堰市委書記、市長黃劍雄,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周先鵬,十堰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灣區委書記張濤,湖北醫藥學院校長王云甫,漢江師范學院黨委書記付永昌,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鄭強,東風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工會主席蔡士龍,學校全體校領導,退休老領導王超、黃志文、趙百代、陳永、簡煒等出席大會,十堰市和張灣區、部分兄弟院校、友好企業相關人員、校友代表及在校師生代表共600余人參加大會。

大禮堂內賓朋滿座,氣氛熱烈。與會人員齊戴印有校慶標識的橙紅色口罩,喜氣洋洋;禮堂內紅色標語醒目莊重,“薪傳五秩譜華章 砥礪奮進啟新程”“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植根汽車產業 服務地方發展 為實現‘三步走’戰略目標而努力奮斗”,彰顯著學校團結進取、踔厲奮發的精神面貌。上午10時18分,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嵐清同志向學校贈送《李嵐清教育訪談錄》《為了十三億人的教育》《突圍》三本專著,并在書內頁手書“贈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李嵐清 壬寅秋”,祝賀學校50周年校慶。1994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同志為學校題詞,此次他又專門委托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同志,表達對學校五十華誕的祝福,對全校師生的問候。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同志為學校50周年校慶專門發來賀信,希望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始終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秉承求是創新的優良校風,大力突出學科特色和辦學特色,嚴謹治學,不斷開拓,勇于實踐,高速度高質量地努力推動提升我國汽車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更好地服務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特別湖北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校黨委書記張文學代表全校師生現場表態,學校將牢記老領導們的殷切囑托,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植根汽車產業,服務地方發展。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原第二汽車制造廠總廠廠長陳清泰在視頻致辭中向學校表示祝賀,他表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在既有較好的基礎上,一定會為中國走向汽車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第十九屆中央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與信息化部原部長、原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苗圩在視頻致辭中對學校五十周年校慶表示祝賀,他希望學校繼續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走“政產學研創”特色發展之路,努力打造服務汽車產業產業轉型升級和湖北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庫、科技庫、思想庫,早日實現“三步走”發展戰略,為汽車強國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郭躍進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應進一步凸顯產教融合的汽車工程辦學特色,深度融入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堅定不移走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道路,努力成為湖北汽車工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為實現汽車強國、汽車強省作出新貢獻。湖北省政協也將全力支持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辦成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大學,為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多力量。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伴隨著東風公司的建設而誕生,50年來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為東風公司及我國汽車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祝愿學校秉持求是創新精神,厚植發展優勢,不斷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也希望汽院廣大學子到東風汽車公司建功立業。

城市孕育大學,大學滋養城市。十堰市委書記、市長黃劍雄蒞臨大會現場發表講話。他表示,五十年來,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堅持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積淀深厚。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十堰與汽院相融共生,共同成長,十堰將竭盡所能保障汽院發展,全力支持汽院改革創新,早日實現大學更名,打造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大學。他真誠希望汽院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更多高水平人才,堅持實干興校,在特色辦學上闖出新路子,做強汽車教育的金字招牌,將學校建成服務地方發展、科技創新平臺高層次的人才培育基地和高端智庫,為十堰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以心相交,友誼久遠。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徐衛林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與武漢紡織大學根脈相同,情誼相通,兩校一直以來有廣泛而深入的合作交流,面向未來,兩校將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搭建合作平臺,共同探索產教融合育人模式,共同服務好湖北經濟社會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校長聶祚仁為學校發來了書面大會致辭,他不僅稱贊了學校50年為汽車產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還回顧了兩?!肮诧嫷そ?,攜手謀發展”的深厚友誼,祝愿學校在建設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大學新征程上取得更大成就、展現更大作為。

中國工程院院士、通信與信息系統專家、中國聯通科技委主任劉韻潔在視頻致辭中對學校五十年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衷心祝賀,他預祝學校明天會更好,發展更加前途無量。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國外高校代表美國凱特琳大學校長Dr. Robert McMahan、芬蘭中央應用科技大學首席執行官Kari Ristim ki發來視頻祝賀,他們在稱贊汽院學子在國外高校表現優秀的同時,希望未來與學校繼續加強全面交流合作。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我校1981級校友、全國人大代表、東風汽車公司副總工程師、東風集團技術中心主任談民強為母校的五十年的發展成就深感驕傲,希望母校進一步發揮校友平臺重要作用,打通校友母校命運共同體,更好地助力母校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早日實現更名大學和“三步走”戰略目標,為服務行業發展和區域需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990級校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任瞿國春在致辭中祝福學校50年取得的豐碩成果,感恩往日母校老師們的精心培育,感謝母校同學、校友們的支持幫助。在汽車強國新征程上,他將一如既往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竭力為母校建言獻策,為母校、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服務。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我校教師代表羅永革教授深情回顧了35年教師生涯,參與見證著學校由小到大的發展,他希望新一代汽院教師注重實踐,鍛造過硬專業能力,為培養合格人才奠定堅實基礎;汽院廣大學子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汽院精神,腳踏實地投身到汽車生產一線。

學生代表王一博現場發言,為學校五十年華誕致以最誠摯的祝福,祝愿學校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矢志汽車五十載,砥礪奮進新時代。校長王曉代表學校向蒞臨大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堅守在崗位努力拼搏的11萬余名校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向為學校發展作出貢獻的歷屆領導、教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

王曉在報告中回顧了學校50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成績。他指出,五十載篳路藍縷啟山林,半世紀櫛風沐雨砥礪行,學校根植汽車初心不改,培育匠心矢志不移,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向同行,與民族汽車工業同頻共振,與荊楚大地同心同德,走出從“產教融合”到“政產學研創”相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被譽為“產教融合的楷模、工程教育的典范、汽車工程師的搖籃”,為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發展貢獻了卓越力量。
展望新征程,王曉提出四點要求:一是矢志一流,交出人才培養的滿意答卷,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打造一流師資隊伍;二是根植產業,交出科技創新的高分答卷,要堅持“四個面向”,走交叉融合創新之路,構建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在突破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瓶頸中體現出汽院力量和擔當;三是扎根荊楚,交出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精彩答卷,要堅持以服務地方為己任,持續加大開放辦學力度,不斷增強學校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能力;四是開放融合,交出文化傳播的優秀答卷,要傳承弘揚“求是創新”的校訓精神,增強文化自信自強,挖掘民族汽車工業紅色文化,加快推進更高層次的國際交流合作,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五秩芳華,弦歌激揚。張文學書記在主持大會時表示,五十年艱苦創業,上下求索,書寫著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春華秋實的華麗篇章;五十年歷久彌堅,昂揚奮進,承載著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奔向一流的光榮夢想。今天的大會是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發展史上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張文學書記號召全體師生員工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堅定的信念,飽滿的熱情,扎實的工作,開創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國家汽車產業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植根汽車、永鑄華章,求是創新、報國興邦……”慶祝大會在雄壯的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校歌《點亮夢想》中畫上圓滿的句號。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全體師生將在國內一流應用研究型大學建設過程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薪火相傳、永續輝煌,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